北京“办证广告”用上二维码 城管称无查处办法
在人们的概念中,代表新科技的二维码和被称作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毫不搭界,但是有网友发出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办证小广告,刷新了人们的认识。昨天,记者找到发布二维码小广告...
2013-02-19
时下,二维码这种“马赛克”图形想必大家都见识过了:只要一扫,就能加好友、能装软件、能上网,还能看视频。它已经以其形式简便、载体灵活、传递信息快等优势,迅速成为大家青睐的信息交流方式。然而,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,“见码就扫”是件危险的事:近来,扫码后中了手机病毒被扣费的事件在全国频发。对此专业人士提醒,切勿见码就扫。
满街都是“马赛克”
昨日记者街头走访发现,如今走在我市大街小巷、商场车站,随处都可见类似于迷宫图案的“马赛克”小方块,如西安路附近一家饭店的宣传单上就印有加入会员的二维码图案;另一家餐厅则表示,扫二维码可以上网站获取就餐优惠;一家KTV表示现在有团购活动,网络链接地址就是一个二维码……记者采访中发现,由于使用简单,二维码的应用非常受人欢迎,在20名受访年轻人中有九成人表示扫过二维码。“我觉得现在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很方便啊,只需简单几步,无需输入网址就可以快速上网,而且很多二维码还有优惠折扣的活动信息获取。”在高新区一带上班的市民吕先生告诉记者,添加微信好友、下载优惠券、浏览网页、视频等等,他平时出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扫上一扫。
当心“藏毒”,切勿见码就扫
然而,很多市民不知,二维码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,也成为了手机病毒、钓鱼网站传播的新“病毒载体”。一位网友“YY不止”便发帖诉苦自己的被“坑”经历:“大上个周三晚上去外面吃饭,我老婆用我手机扫了一个优惠劵的二维码,结果手机竟然中了病毒,自动下载了付费软件,一夜之间让我损失了200多元话费……”方圆律师事务所的刘军律师提醒,二维码病毒给市民造成损失后,维权相对比较困难。“首先是相关证据难以搜集,其次,二维码病毒多依附于网络,大多数情况很难找到索赔对象。”他说。
“简单地说,二维码其实就是一串网址。其本身并不会携带病毒,关键看它链接的内容,链接到有病毒、木马或者带恶意插件的网址,就变成有毒的二维码了。”某网络公司网络技术总监李肖介绍,手机一旦中毒,一般的直接表现为流量出现异常,也可能被乱扣话费、泄露手机上存储的通讯录或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。他提醒,首先,市民要注意选择发布二维码的平台。通常来说,正规的报纸、杂志以及知名商场的海报上提供的二维码大多是安全的,但街头或网上发布的不知来源的二维码需要引起警惕,切勿见码就扫;尽量选用专业扫码工具,很多专业软件已经加入了监测功能,扫到有可疑网址时会作出安全提醒;假如是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,在安装好后,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。
标签: #二维码
相关文章
在人们的概念中,代表新科技的二维码和被称作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毫不搭界,但是有网友发出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办证小广告,刷新了人们的认识。昨天,记者找到发布二维码小广告...
2013-02-19
热评文章
大连电脑维修谁家好
大连上门维修电脑
时间能冲走多少朋友?
大连acer笔记本维修,大连acer电脑维修,大连宏
百度百科业务暴利揭秘
大连笔记本维修